本期舟立播继续关注DeFi话题,贝宝金融创始人杨舟和王立讨论了DeFi的发展态度和创新优势。
转自:BABEL贝宝
核心要点:
-
DeFi借贷没有在创造信用,只是在保持信用;
-
尽管目前DeFi还存在很多局限性,DeFi的未来创新空间依然巨大,带来了很多可能性;
-
DeFi是为机器而设计的,需要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才能发挥优势;
-
DeFi还处在尝试阶段,未来值得看好;
1、DeFi发展态势
杨舟(贝宝金融创始人兼CEO): 刚刚聊完去中心化,中心化之后,其实还是要回归到我们的本期主题DeFi,CeFi。那么从你的角度来说,DeFi有哪些比较好玩的发展呢?王立(贝宝金融联合创始人):DeFi的源头应该就是Maker了,本质上是一个质押贷款。大家一提到DeFi都是讲存贷业务,然后最近还有去中心化交易所,甚至有些更复杂的在做一些金融合约衍生品的合约。但是万变不离其宗,DeFi其实就是把一些基础的金融业务、合约,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复制到了某条公链上,不管是交易时间价值还是空间价值,都是在链上的资产里面去完成。这个就是现在所有的DeFi的一个生态。杨舟:他们是把传统的合约往链上搬,把过去的 paper document变成了一个所谓的smart contract,那这方面来讲,DeFi的局限性是什么?王立:局限性其实从体量就能看出来。从体量上看,它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增速很快,当然有一些发币潮的原因。一个项目的去中心化程度是看你的社区,看你参与的人数是不是够多,如果多的话,你的去中心化程度就越高了。既然你的体量都很小,参与的人数可能也很少,那么一定你的去中心化程度是不够高的。DeFi通过智能合约去创造了信用,不需要信任任何一个交易对手,你只要信任这个合约就可以,降低了大家的信任成本。这些DeFi的项目运行在这个相对去中心化的公链上,那么其实在这个基础设施上就会有很多的问题。从性能上来说的话,一个虚拟猫游戏,或者说比较低成本的一些粉尘攻击,就能让这条公链瘫痪一段时间。那么运营在上面的一些DeFi项目其实它的这个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ETH最近在从POW变成POS的一个扩容的步骤当中,所以DeFi未来是怎么发展,其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随着时间的推迟,公链技术的完善,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得到解决。杨舟:你刚才说的这些点就让我想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刚才你说的承载性,当比如说稳定币继续发行到 200亿或者是超过了以太坊市值的时候, 这就是DeFi的一个承载性的问题,粉尘攻击就更将会更加频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的过程。在把握好风控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但是 因为DeFi可能更多的是创新,所以你很多时候在控制风险和创新过程中其实是会矛盾的。现在的DeFi项目,更多的是一个锁住的过程,使得DeFi成为一个缩量市场。比如说你锁住的比特币,或者是以太坊,是没有创造价值的,这个和传统的金融其实是背道而驰的,它并没有起到一个信用中介的作用,而是起到了一个只是把这个合约变成一个可审计、可公开、可开源的这么一个东西去保证它的信用,那么它并不是在创造信用,它只是在保持信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这也是目前DeFi的一个瓶颈,一个局限性。王立: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我们流动性的问题,这个就是当前DeFi在存贷业务里面的一些瓶颈。所以我一直都觉得DeFi的突破点可能不是存贷业务,他们可能在汇的业务上,比如说在交易所业务,或者在一些清结算业务,或者在一些比较少的这种金融的衍生品的一些合约。但是在存贷业务上逻辑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