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将城镇化看作是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评价其为拉动经济增长引擎,前段时间也在疯传发改委的40万亿城镇化投资动力币。地方政府将城镇化看做是最后的发展机会,大量增加投资,建设新城区、新楼盘。但是从城镇化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农民来看,我国的城镇化是没有足够的动力、足够的“下家”来为巨额投资提供回报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口号很响亮,但是实际分析起来,是没有更多的新的转移人口来进行市民化的。
一、农民已经大量入城,并有居住场所动力币。据统计局2012年的数据,中国目前农民工总量为2.5亿。不管数据是否准确,可以说以说,大多数具有农村劳动能力的农民已经进入了城市,中间部分在城市买了房子,其余部分正在租房子。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进入城市的农民都有住房,无论他们是否拥有住房产权,因为我们很少看到无家可归的农民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城市为农民工提供了足够的住房。
二、留守农民多是妇孺,进城买房能力弱动力币。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间最有购买力的人群,留守农民多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的收入仅仅足够糊口。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数倍差距,城市房价高企并不断上涨,可以料想,这部分留守农民是基本没有独自购房能力的,只有和外出打工的家人一起才有可能在城市购房。也就是说,这部分农民的购房需求基本是可以忽略的,因为他们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
三、农民买房动力不足,大部分持币观望动力币。自2008年后,房价不断上涨、持续高企。目前,不仅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部分二线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房价也呈现不断上涨状态,成都、重庆、武汉均是明证。在此情况下,有购房能力的农民也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大部分持币观望。同时,随着交通的改善和农村生活条件的提高,在综合考虑性价比之后,农民选择将自己打工赚来的钱用来在农村修房子,而不是进城买房,农村出现一股“修房热”,进一步削弱了本已不足的购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