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分布式资本创始人简介

OKX欧意app

欧意交易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地址

沈波,分布式资本创始人,分布式资本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投资区块链领域的基金。沈波原先是在比特股的创始团队,同时在对冲基金,投行和证券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最初身为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的创始人(比特股的创始团队),背靠万象集团,实力雄厚。比起李笑来宝二爷,显得非常低调。属于区块链投资圈的顶尖人物。

 

2017年11月13日,Genaro正式公布沈波为项目顾问兼任理事会成员,在Genaro的国际战略以及治理结构上给予重大帮助。

作为这个新兴行业里的“老炮儿”,沈波对区块链行业有着较为成熟、深刻的理解和见地。他认为,区块链行业要拥抱监管、行业自律、保护投资者。

2017年5月沈波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技术和应用峰会”上发表了《区块链的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演讲。

沈波表示,由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和无法篡改两大特点,它在各行各业皆有应用潜力。行业目前处在区块链的启蒙恢复期,正是投资的好时机。除了传统VC,ICO也正在蓬勃发展,未来将有可能与VC并驾齐驱。

从投资者角度来说,依照多信任主体、开放协作、中低频交易、完备的商业模式四个标准,就可以找到好的区块链应用场景。而具体投资公司时,除了考量技术、业务模式外,还要特别注意团队的业务经验和资源。最后,谈到未来的杀手级应用时,他认为将会出现在融合各类新技术的“+区块链”基础上。

 

演讲实录整理如下:

今天,我想从投资者的角度来提供另外一个视角看区块链。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总会在后面的发展阶段不断接触到投资者。

五个数据看区块链关注度

首先,我们看看区块链在整个社会上的关注度,这是我们在选领域的时候经常会考量的一个视角。区块链领域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据Google关键词检索频率图中可以发现,从2014年开始,区块链的热度一点一点上升,2015年有一个爆发,2016年更是有一个热度的提升。

与民众关注相关联的,我们可以看到在投资上,这是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全球区块链领域投资的状况,有几个数据大家可以感觉一下。

第一是区块链企业的数量。从2012年再到2017年初这段时间,被人所知的增长率平均在65%。从得到融资的全球初创企业来说,到目前为止有近500家的初创企业获得了数量不等的融资。

第二,从融资额表现的特点来看,最早2012年的时候,有投资机构给一些区块链企业投了200万,到2016年一年投资额已经是18亿,平均增长率超过了500%。

第三,从领域来看,大体上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公司,中国的初创公司也有。

第四,从地域上来看,北美尤其美国占半壁江山,英国也有一部分比例,总体来说国外的区块链企业更活跃。

第五,从投资机构的关注度来看,2015年有一些国际大机构,像高盛等也会看和投资这个领域。到目前为止,有统计数据是近200家投资机构,当然这200家是指有一定规模的机构,小的还不包含在内。

投资区块链恰逢其时

 

从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获得投资人青睐的基本规律来看,目前投资区块链恰逢其时。任何新技术大体都会分几个阶段,横空出世之后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大家对它的期待非常高,超过了它的极限;接着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还会不断出现让大家失望的企业;然后行业回归理性;最后一些有坚实实用基础公司会起来,达到有一个规模,直至蓬勃发展。

区块链也是这样的。比如说2013年因为比特币价格飙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大型机构开始琢磨区块链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明白原来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确实是有一些特质,在其余地方也能得到应用。

这个高度关注后马上迎来一个期待的膨胀期,在2015年也出现了一些标志性事件,例如DAH、R3、openledger成立。除了这些大型组织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机构从各自角度去理解区块链。所以2015年是一个POC满天飞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大家会发觉大量的实验还在POC阶段,离真正的落地应用还有很远。所以到2016年的时候就进入了幻灭低谷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不是转移方向就是以失败告终。

而现阶段的2017年是启蒙恢复期,有坚实应用基础的公司就跑出来了,实验项目还是进入试运行阶段,幸存的初创企业开发出满足实际需要的产品。

从现在开始到之后应该是一个爬坡的阶段,进入生产平稳期。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投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往往会在这个阶段下比较大的注。

为什么区块链能应用到这么多的领域?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区块链能应用到这么多的领域?其实,我们还是要从区块链的本质、特征角度去理解。

 

区块链的定义非常多,这是新技术在这个阶段普遍的特点。比如说大家经常会说区块链技术构筑了下一代价值互联网,或者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信任中介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这都是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

我个人最认同另外一个说法,即区块链是一个大规模协作工具。这个说法还只是区块链技术表现出来的一个结果,到此还没有挖出区块链本质的东西。还要往下推,它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能让大规模企业协作的工具,为什么在此之前其他的技术做不到呢?再往前挖,你就发觉区块链的本质就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记账技术或者是数据库。

也就是说,它在我们记账的时候,能够确保所记下的东西是相关各方所认可的客观事实。意思就是,我们拿纸和笔记了这个账,每一笔账记下去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校验,将真实、各方认可的信息记录到链上后,没有一致意见谁也换不了。就是因为这两个特征构筑了区块链价值。所以这才是它的一个本质。

如果这个是本质的话,大家就可以想,在现实世界有多少会跟这个相关,有多少经济行为或者是经济活动会需要这样的技术。大到经营体系数据库,小到房地产登记,各种各样的登记系统其实都需要这个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会对非常多的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只是我们现在还是在试验的过程中,并没有把每一个好的应用都做到真正的完善。

ICO的价值与潜在五大风险

接下来,我来谈谈ICO的价值。

ICO这种融资方式是有利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因为ICO也只有在区块链领域是很好的,其他任何领域都是传统VC的方式。区块链项目的ICO第一次是一个开源社区项目为开源开发者设计的激励机制,有了这个之后,很多开源的项目能够开源,同时参与这个项目的开发者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意,这种激励机制是很大的。之前开源项目可能也有激励方式,但是是外在的激励方式,只有ICO提供了内生的激励机制。

有些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区块链传统投资额为4.96亿,ICO达到2.36亿,占了传统VC投资的一半。我认为未来区块链领域,ICO会与传统VC并驾齐驱。

当然,ICO发展到今天因为历史很短,从设计项目出来,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有五个潜在风险。

第一是携款潜逃风险,筹集的属资产缺乏审计和托管。现在一个标准的ICO是这样的,发出一篇白皮书,大家看看,然后一落地就结束了。其中还是有很多潜在规则的,比如说前年、大前年有非常多的情况,有个ICO的项目出来,大家投资了一把,打完之后就消失了,到目前为止还是这个状态。所以说还存在项目提出者携款潜逃的风险。

第二是过度承诺的风险。传统的IPO是这个公司要做得有模样,我再去售发,大家也都看得清。而ICO是我写几页纸的东西,说一说我打算做什么东西,想实现什么功能,然后大家就把钱给我。到底能不能很好实现其实要打问号的。

第三存在估值过高风险。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很细致或者是能让人信服的定价机制。更多是由项目发起者,基于项目发展的需要或者是自己的理解产生一个定价,有可能有所谓阶段性的投资虚高的问题。

第四,投资者过于乐观。投资者可能更多看到的是未来ICO项目的空间,但实际上从稍微长远里看,都不可能有持续的暴利。

第五是项目的管控风险,投资者难以掌控项目。这个项目完成了之后,往往后续还有一定的开发周期,这个项目到底如何开发,会怎么推进。很少有ICO的项目能够列出很清晰的未来发展规划。这就意味着投资者把钱投过去之后,能做成什么样,实际上是不能控制的。

所以这是ICO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当然我们不会因为这些不足而否定这种融资模式的发展潜力,恰恰是因为有了现在这么多的不足,所以未来ICO生态需要完善很多方面,相应的机构也要出现,才能使得ICO变得更加透明、可控。

如何发掘好的区块链应用场景?

然后,我想讲一下到底怎么样发掘一个好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我们经常会听到区块链里面缺乏杀手级的应用,直到今天也还是这个样子,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场景会是比较好的场景呢?

还是回到对区块链技术本质的理解,如果把它理解成是一种具有两大特点的技术的话,那么找到能把这两个特点发挥到极致的场景就是一个好场景。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归出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一个好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一定会涉及到多个信任主体,大家需要有去信任中介的方式来合作。

第二,一定是主体中间有比较强的合作关系,这是商业的需要。

第三,以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水平来讲,还是中低频交易,怎么满足这个交易需求。

第四,商业模式一定要完备,或者是商业模式要支持。

投资什么样的区块链公司?

还有一个站在投资人角度的问题,就是会投什么样的公司。

似乎所有的投资都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问题,团队、技术、方向等。

技术创新:是否是创新型技术,是否对潜在竞争者构成壁垒。

团队执行能力:团队整体是否具备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完整能力,执行能力如何。

业务模式可行性:是否有满足特定市场的产品,客户需求是否真实存在。

其中,我想特别强调下,我们在看项目的时候,除了看技术本身以外,我们还会看团队能力,以及这个团队以前的一些业务经验。

在区块链领域里面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分两大类。一类就是用区块链的技术解决现今用其他技术已经解决的一些问题,其中,区块链技术能更好地降低成本或者提升效率。

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用区块链解决之前已有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当然后者是更有爆发力,但是后者没那么多。所以我们就经常看到,很多区块链的技术主要是解决原来已经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以更高效率来解决。

在这些领域中,往往有很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区块链技术本身的特质使得它经常会动一些庞大的,例如传统金融领域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这时候你遇到的阻力很大。所以你必须得有相关的产品落地的行业资源和产品资源。

这也是区块链项目落地少的原因。因为这种技术更多地去解决现有的问题。如果完全是个技术团队,没有相应的场景、行业资源,那是蛮辛苦的。

未来的杀手级应用——融合各类新技术的“+区块链”

最后斗胆谈谈展望,之所以说斗胆,是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发展还在很早的阶段,谈的方向十之八九是错的,但是基于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这两年接触到的企业和自己的思考,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未来的真正杀手级应用,将是融合了各类新技术的“+区块链”。

之前所提的“区块链+”就像“互联网+”一样,是区块链+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个思路是区块链是基础,再加上别的技术。但我觉得未来的杀手级业务、行业和场景应该是反过来,各种技术+区块链。

这就又回到区块链的本质了,现在对区块链的认识还是有很多模糊、不准确的概念在里面,区块链的东西有点儿太淡化或者是太宽泛。我们一定要把该区块链的交给区块链,不该区块链的不能指望区块链。不要把它夸大,夸大就害了它了,最后会误导对区块链的认识。

我们讲一下它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之间的关系,这些新的技术谁也逃脱不过一个底层。物联网的未来是万物互联,意味着在这个网上好的数据是海量的数据,机器的交互数据。基于这些交互数据,机器会有运动。而其中可能存在数据记录出错,或者记好之后被篡改风险,我觉得谁也不敢深度用它物联网,其他技术也是同理。我们把区块链技术当作一种可靠的、不可篡改的底层,在它上面架构出更上层的应用。我觉得朝着这块走,也许能够冲击未来。

关于区块链行业的精彩问答

区块链创业有哪些赛道?

沈波:作为一种新技术,区块链也将像互联网一样深刻地改变着各行业的现有模式。

区块链创业赛道是两个维度的结合,一个是行业,一个是业务。行业层面包括区块链+各个行业,包括政府、金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供应链、贸易、医疗、版权、物联网等等。业务层面则着重于区块链的特性带来的改变,比较突出的有三点:存证,跨机构流程优化,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结合以上两个维度,我们整理出以下的应用领域:

政府:金融监管、税收管理、项目招投标、身份信息存证、政务信息公开、慈善基金管理等

金融:跨境支付、贷款征信、交易后清结算、保险赔付、票据交易、资产证券化ABS发行流通、供应链金融、股权登记、数字资产交易等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信数据库、隐私保护等

云计算:分布式云储存、云计算等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溯源等

贸易:贸易融资、货物追踪等

版权IP:版权保护、交易等

能源:分布式发电、电网等

医疗:大数据分析、药品防伪、电子病历等

物联网IOT:智能城市、工业制造、无人驾驶联网、智能家居等

区块链在金融与非金融领域落地前景如何?

沈波:我们认为非金融领域的落地将快于金融领域。原因有二,其一,金融领域应用对技术要求很高,而区块链技术距离成熟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其二,金融是强监管领域,试错成本高昂,各机构都相对保守,决策速度较慢。

但就潜力而言,金融是区块链最好的落地场景之一,痛点明显,市场规模大,中国金融业每年的IT投入保守估计高达上千亿,足够培育出区块链独角兽企业。

若以当年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作为对标,就可以看出端倪。互联网最开始改变的新闻传播领域。1994年,中国第一次被接入了互联网,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第一批门户网站开始建立。

随着千禧年到来,互联网开始拓展其应用领域,腾讯成立,连接了人与人,阿里成立,连接了人与商品,百度成立,连接了人与信息。

而中国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爆发,却是在引入10多年以后,2013年余额宝上线,成为杀手级应用,并逐渐孕育出了如陆金所、蚂蚁金服、微众银行这样的巨头。

分布式资本如何选择区块链赛道,有哪些判断标准?

沈波:总体上来讲,我们有两个判断角度。

一个是区块链给这个场景带来了什么,有没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体来说,就是区块链的技术特性能否解决这个行业里面临的痛点,用上区块链以后,有没有改善这个行业公司原本的运营指标。

比如跨境支付领域,以前各国银行通过SWIFT网络进行跨国汇款,往往一笔交易要2-3天才能完成,而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网络能够把这个时间缩短到分钟级别。

另一个维度是区块链在这个场景里,有没有让以前不能做的事情能做了。比如说,没有区块链以前各个机构之间相互不信任,不愿意共享数据,用了区块链的隐私保护、加密算法以后,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就可以实现。

比如在物联网这个场景里,以前中心化体系下,物联网由于其的安全性、数据所有权与使用者分离、交易不够高效等原因,难以大规模推广,区块链的出现带来了设备数据交换的可信环境,能帮助物联网的规模化扩张。

具体来讲,我们有四个判断维度,分别是多信任主体、多方协作、中低频交易、商业逻辑完善,如果一个场景满足其中多个特征,说明区块链在这个场景中是能够起到积极意义的。

多信任主体:区块链是信任机器,应用环境最好是相互之间没有天然信任关系的(比如不同企业主体间),由区块链来搭建信任。反之,如果双方是强信任关系,或者已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用区块链的必要性就不大。

多方协作:如果该场景协作方多,对账的成本高,区块链是一本共享账本,其上搭建的智能合约能够降低对账成本、提高效率。

中低频交易:区块链目前的并发性和扩展性还不足以应用于大规模高频交易,比如股票交易所。

商业逻辑完备:区块链节点之间一定要有完备的商业逻辑,形成多赢的局面,参与者才有动力使用这条链。

供应链金融就是个很好的应用场景。首先,供应链金融涉及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等不同的法人主体,彼此之间没有天然的信任,满足多信任主体的特征。其次,供应链金融业务执行当中,需要各个企业之间相互对账,满足多方协作特征。

同时,供应链金融属于场外融资,满足交易中低频特征。最后,供应链金融的上下游有很强的业务联系,区块链记录完整的信息资金流以后,可以把这些数据开放给银行,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满足多赢的特征。

区块链公司应当如何评估?有哪些维度?

沈波:我们判断一个区块链公司的质地,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赛道、团队、技术/产品、运营。

赛道:我们会关注这个公司所处领域的市场空间、行业集中度以及这家公司的稀缺性,这些将很大地影响公司的潜力。比如对于区块链这样的企业级服务公司,金融、政府、工业的市场是最大的。

团队:我们会关注这个团队结构组成、创始团队工作履历等。具体而言,要看这个团队在技术、产品和商务这三方面是否存在短板,这是因为为了落地区块链产业化项目,公司不仅需要有技术实力,也需要具备商业思维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同时具备了解区块链技术和行业具体业务的复合人才很少。

技术/产品:我们会关注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化能力。技术方面,我们关心其底层技术、共识算法、可扩展性、TPS、安全性、隐私保护和加密算法等,产品方面,我们关心具体的设计方案。

在真正落地过程当中,很多企业都会要求区块链公司去做一个POC(proofofconcept:概念验证),即将技术与客户的具体需求结合起来开发定制化应用。

但必须要强调的是,对于技术驱动的区块链公司而言,产品标准化能力至关重要,决定了其商业前景。就如同甲骨文公司的伟大不是仅靠SQL这个技术成就的,而是其提供的通用综合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区块链服务的核心板块应该标准化,定制化服务只应该限于用户界面、系统对接等部分。

运营:运营主要是指公司的商务谈判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目前大多数区块链公司都是企业级服务公司,商务谈判能力非常重要,影响着公司拿下标杆客户的能力。

标杆客户意义重大,付费能力强、应用场景足够多,对应用创新的容忍程度也高,能够促进企业产品和技术的成熟,利于创业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区块链公司都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沈波:目前阶段,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技术,主要服务于企业客户,因此其商业模式也和企业级服务公司一样。

具体而言,区块链公司有技术驱动型和行业驱动型两种。

技术驱动型公司为甲方客户开发配置区块链底层架构,相当于技术服务商,他们主要是输出技术能力,以满足客户需求,这类业务模式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行业驱动型公司提供一整套场景化解决方案,一套可复制的标准化体系。这种业务模式享受着更低的边际成本,有利于规模化运作。

我们发现,随着业务的开展,很多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开始做垂直领域,往场景化解决方案转型。

区块链行业和公司目前遇到了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

沈波:我们在研究区块链行业时,发现目前面临着几个瓶颈:

1、区块链领域暂时还没有出现一个杀手级的应用,比如PC时代的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即时通讯微信。对于区块链创业公司来讲,缺乏杀手级应用将很难降低市场教育成本,影响其发展速度。

解决方案:新技术的市场教育得全行业共同努力,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是泡沫来吸引大家对行业的关注。区块链毕竟是底层技术,是2B端的,商业化进程会比2C的消费互联网产品慢,属于厚积薄发型。

2、很多区块链公司有技术但没场景,但如果只定位于技术服务商,而不直接面向用户/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未来价值会越来越小,因为今后的区块链API基础服务都是免费的,技术壁垒会越来越低。

解决方案: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可以在做好通用技术服务的同时,选择一个能够突破的行业去做垂直应用。这样一方面能够在一个行业里建立壁垒,也能够通过横向合作,不断地在其他领域获得技术支持。

3、区块链技术在需要高频竞价交易的金融领域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国内独特的监管体系,金融领域的推进比较缓慢。

解决方案: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公司可以采用以下的顺序进行尝试:场外业务-场外业务的交易后清算-业务沙箱-国际化。

4、发展到今天,区块链已经有多种类型,包括比特币、以太坊、Ripple等等,这个生态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变成单一的,而是往多元化发展,因此解决跨链问题是关键。

解决方案:研发跨链技术,解决不同链之间的数据整合问题。

您对区块链创业公司的前景怎么看,应当如何定位?

沈波:我们认为,好的区块链公司不应单纯地打区块链概念,而应该把自己定位以区块链为底层的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公司。

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能够提供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需要的标准化且不可篡改的数据源。同时,作为共享账本,区块链还能打通不同主体的数据孤岛,整合产业链数据,这也是区块链公司的核心优势。

举例说明,Google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就是典型的将区块链+AI的例子。Deepmind最近就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医疗行业,确保病人的电子病历隐私,以便获取更多的可信医疗数据。

分布式资本在全球投资哪些公司,业务进展如何?

沈波:分布式资本至今已经投资了国内外共40家公司,覆盖金融基础设施、数字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智能证券、溯源、存证、版权交易、医疗等各领域。

国外典型投资案例:

 

国内典型投资案例:

 

我们也了解到了分布式资本在国内投资项目的进展:

矩阵金融是一家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运营商,创始人为在银联拥有多年IT系统经验的孙立林。

目前矩阵金融已经在股权登记、交易所清算、银行间交易等多个主流金融领域与权威机构展开合作。

布比是一个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商,目前主要应用领域为数字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等,创始人为中科院博士蒋海。

布比的数字资产“布萌”,目前用户总数超900万人,机构客户十余家,每月交易量达数百万笔。典型交易案例:积分商家和金香(钱香金融旗下的)进行积分和数字黄金的交换,以及阳光保险、华安保险的资产发行。

BITSE由曾就职IBM分区总经理的钱德君创立,其旗下的品牌唯链VeChai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透明供应链管理平台。

VeChain上线5个月,链上运行的ID数目达数百万个,已经积累了包括奢侈品、法国汽车品牌、物流巨头、上海外高桥商品进口中心等在内的十几个标杆客户。

原本是一个版权保护的Saas平台,创始人为原联想绿茶浏览器负责人吴鹏。

原本目前已经有几千篇文章注册在链上,并完成一定的交易规模,和多家律所、公证处等达成合作,客户包括多家央媒。

网录科技是一家区块链底层技术公司,主攻方向为存证和供应链金融业务,创始人为著名区块链公司Factom的CTO吕旭军。

网录目前已经和各地方政府、央企展开合作,典型公司客户包括北京市金融云、软通动力、中关村众筹联盟等。同时,网录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参与发起了第一个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联盟,S-league。

众签是一家运用区块链做电子合同存证、私钥托管和数字钱包的公司,创始人于潇是清华博士,曾任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目前,众签已为上千家企业、近百万用户提供电子合同和存证服务,日均合同量达二十万;存证方面,众签已携手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多家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权威机构,共同搭建联盟链,近期将正式发布上线。

枫玉科技是一家区块链非金融应用公司,以法律科技(LawTech)作为切入点,枫玉科技团队由前马可尼中国区总裁、前阿尔卡特中国区副总裁王运嘉博士领衔。

目前有二个产品系列即将上线:法123(4合1法律垂直导航与服务平台)、证宝宝(一键取证区块链电子存证平台)。

关于分布式资本

 

分布式资本,公司成立于2015年底,分布式资本是中国首家专注于投资区块链技术相关企业的风险投资企业。我们的使命是为众多的区块链相关初创企业提供支持,并且推动区块链经济和可编程金融的发展。我们践行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的透明度、更高的效率和更安全的环境。凭借我们同时在传统金融领域和区块链行业都有着丰富经验的合作伙伴,我们相信会把这个愿景变成现实。

团队

 

截止到2017年10月底,分布式资本已投资项目多达57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万美元,当然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著名的ZCASH(ZEC)就是有分布式资本参与投资。除此之外还有EOS、IOST、KNC等,分布式资本都有参与投资。

分布式资本到底有多牛?

在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公司CBinsights最新发布的区块链行业报告上,分布式资本位列最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前四名,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风投资本。

 

但是说到了分布式资本,就不能不提他的投资公司:万向控股集团。很多人会说万向控股到底有多牛?为什么从来都没听过?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分布式资本的东家——万向集团

万向集团始创立于1969年,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1990年起为浙江省计划单列集团,1997年起为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1999年起被列为全国520户重点企业。主要致力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创始人鲁冠球,这位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从60年代开始做过锻工,自办个体修车铺、粮食加工厂,因属个体而得不到发展;1969年创办萧山宁围农机厂,发展为万向集团公司。目前万向集团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2013年1月28日,万向集团正式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该公司是美国一家专业开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的公司。还与美国通用、菲斯克(Fisker)、德国宝马、等主流汽车厂商建立了供应合同关系。

成立中国第一个区块链实验室

2015年9月,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开始了战略性布局。逐步打造了集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万向区块链商业创新咨询、新链加速器、万云等业务于一体的区块链生态平台,从技术、资金、资源等多方面全力推动中国区块链的行业发展和业务落地。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是中国区块链技术的最早倡导者,成功整合了国内诸多领先的行业资源,是国内研发和技术实力最强的区块链研究机构。

万向集团和以太坊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万向集团就向以太坊抛出了橄榄枝,以50万美元购买了416,000个以太坊原生代币ETH。这件事情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Buterin(V神)于2015年9月27日已经在博客上进行了公布。

说到这里,我相信各位看官对于万向控股以及分布式资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日后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不仿先看看有没有分布式资本参与投资,这将会成为何为投资数字货币的一个参考因素。

正文完
 

OKX欧意app

欧意交易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