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神
那天看了V神的一个观点,他说:
To be clear, at this point I quite regret adopting the term “smart contracts”. I should have called them something more boring and technical, perhaps something like “persistent scripts”. 老实说,我现在相当后悔使用“智能合约”这个词,我应该用一个更无聊、更技术性的词,比如“永存脚本”。
这其实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业内有不少大咖也是类似的观点。
二、智能合约
这么说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智能合约确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这个词语很多年以前就被提出来了,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就已经有了大量智能合约的应用。
比如说支付宝实现对信用卡的自动还款,比如说期货系统的定点爆仓,比如说互联网彩票的自动结算等等,这些属于智能合约吗?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些当然是智能合约!
那么既然这些也是智能合约,区块链也是智能合约,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三、区别
我经常会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支付宝的应用这么广泛,但是支付宝还不了微粒贷,还不了京东白条。第二个是我们买卖股票已经可以实现秒级的交易,但是卖完股票之后资金到账却需要一天或者更久的时间。
虽然智能合约已经这么普及,但是在上述的两个案例中好像失灵了,没那么智能了,事实上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很简单,你的支付宝虽然可以自动还款,但是他的数据本身是在支付宝体系内的,没有与京东和微信打通,只有在支付宝体系内才可以实现这个智能合约,跨系统就没法执行。
没有数据,智能合约就无法执行;没有跨系统的数据交换,就实现不了跨系统的智能合约。
同样的,交易所、证券公司、登记结算机构和银行这几者之间,也需要走一道清算的程序,所以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四、跨系统的智能合约
打个比方,政府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但是这条高速公路隔几公里就有一个收费站,隔几公里又有一个收费站,每一个收费站你都得停下来交费才能通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条高速公路的速度怎么可能快呢?那这条高速公路又有多大意义呢?
这条高速公路就是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互联网曾经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而它在信息传递上确实称得上是高速公路,因为信息可以无缝地传递无缝的连接,但是到传递价值的时候,就很难称得上是高速公路了,甚至经常是此路不通,因为每一个中心化机构,就相当于一个收费站。
我可以随意的把京东上的信息复制下来发到支付宝上,我也可以把支付宝上的信息复制下来发到京东上面。但是如果我在京东上买东西却无法用支付宝付款,因为涉及到转帐付款的时候就涉及到这两个数据库之间的清算。
五、资产、价值层面的智能合约
可以这么说,在信息层面,智能合约已经很普及了;但是在资产和价值层面,智能合约还没有大规模普及。
资产的意义在于交易,价值的意义在于传递,在这两个方面智能合约没有大规模普及的原因就是在传统中心化模式下,中心与中心之间的数据存在孤岛,无法交换、无法传递。
在即将到来的区块链时代,在分布式共识的驱动下,大家共用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或者叫共享一套价值传输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大规模、跨系统的自动化执行就有了可能。
如果未来大部分的资产都上了链,这个时候就相当于构建了一条完整的资产高速公路,再也不是几公里一个收费站了,资产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通行无阻。
这个时候的智能合约,倒不是说智能在哪里,而是适用的范围极大的提升了:从信息层面到了资产层面,从系统内部到了系统之间,而这才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合约。
转自:巴比特专栏
作者:蒙特卡洛
优质推荐: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观念
向您提问:到底最后是谁在割谁的韭菜呢